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標志。為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崇左中心”)近期組織前往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桐棉鎮板固村開展“齊幫扶 護飲水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邊境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和污水處理調研主題活動。
一、“一排查”,把脈問診看實情
飲用水安全關乎每一名群眾的生命健康,自2021年以來,崇左中心堅持開展水質幫扶監測活動。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桐棉鎮板固村距離中越邊境線不足3公里,是個不折不扣的少數民族聚居村、邊境村。為了讓群眾喝上“安全水”,用上“放心水”,崇左中心組織骨干監測力量,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扛著采樣儀器與現場監測設備,克服山區路面濕滑、道路崎嶇泥濘等困難,在乘車4小時到村后,徒步前往采樣點位進行采樣和現場監測,對板固村水源地進行“定期問診”,守護水源安全。
二、“兩摸清”,飲水安全有保障
(一)摸清幫扶村飲用水源地周邊環境狀況
板固村的飲用水主要是山上的山泉水,蓄水池位于半山腰上遠離居民,周邊無垃圾堆放、養殖場等污染源。山上樹林,植被覆蓋良好,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板固村的生態優勢所在。本次調研除了對飲用水源地周邊存在的污染隱患進行排查外,還對新建的三個生活污水處理站的運行情況、生活污水收集情況和處理后廢水排放達標情況進行實地勘查,提出有效的建議并開展監測,為進一步保護板固村的水源和生態環境提供技術支撐。
?
對板固屯的污水處理站進行采樣監測
(二)摸清幫扶村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
此次調研對板固村2個地表水飲用水源開展了監測,監測項目共計61項。崇左中心從2021年開始對板固村飲用水開展監測,連續4年的監測指標均達到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的I類水質標準,切實摸清板固村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底數,為下一步科學推進飲用水源地保護、切實提升飲用水水質質量提供“第一手”監測數據。以實實在在的數據讓各民族群眾感受到飲用水源的安全保障。
板固屯生活用水取水點水質現場采樣?
?
監測人員分裝水樣和添加固定劑
三、“三提升”,提質增效促發展
(一)提升服務鄉村振興實效
崇左中心切實轉變服務方式,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派出監測經驗豐富的黨員先鋒隊,根據飲用水源地基本信息、周邊環境狀況調查結果和水質監測結果,開展水源地水環境質量綜合分析,編制形成《飲用水源地水環境質量專題分析報告》,針對水源地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對策建議,切實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質量,為農村環境整治科學決策提供技術依據。
(二)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把生態環境保護與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緊密結合。此行通過組織座談會、深入走訪、發放宣傳材料等活動向板固村的村干部、村民們宣傳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飲用水安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相關知識。
向板固村村民宣傳飲用水水源保護知識和民族團結知識
(三)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座談會上,針對板固村污水處理站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和建議,對板固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措施等開展了討論,對板固村農村人居環境再提升建言獻策,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與板固村委代表和駐村工作隊員召開座談會
開展水質監測是掌握飲水衛生狀況、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一個重要舉措。下一步,崇左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總要求,以更高標準保證監測數據“真、準、全、快、新”,把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高度融合、深度化合,既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又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在服務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彰顯新擔當。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