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牛福利视频,国产在线观看91桃色,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五月激情+高清

頁面
配色
輔助線
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欄 > 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成效展示

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成效展示⑦ | 水韻瑤鄉生態美,價值轉化路徑多

2024-10-14 08:56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作者: 林學瑞 徐楊 韋鈞寶 周尚發
分享 微信
頭條
微博 空間 qq
【字體: 打印

開欄語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廣西特創鎮村層級生態文明示范品牌——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2023年自治區黨委將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工作納入工作要點,202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已聯合命名49個“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鎮”和399個“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這些鎮村積極探索廣西特色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不斷推動生態與文化、旅游、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展,在“最后一公里”的鎮村層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建成宜居宜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鎮村上,取得了積極成效。

為更好發揮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區鎮村加快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助推美麗廣西、生態文明強區、文化旅游強區建設,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分期展示創建成效顯著特色鎮村的典型案例。

長坪瑤族鄉位于梧州市蒙山縣東北部,轄區總面積133.2平方公里。近年來,長坪瑤族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生態特色資源產業化與民族文化旅游多元化發展,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探索出“生態環境美、生態產業旺、文化傳承強、村民共富?!钡拿缮浆庎l生態特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為美麗鄉村示范建設乃至美麗廣西建設提供了“長坪經驗”。先后榮獲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廣西森林鄉鎮、自治區級生態鄉鎮、自治區衛生鎮等榮譽稱號。2023年2月,長坪瑤族鄉被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聯合命名為“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鎮”。

一、基本情況

長坪瑤族鄉成立于1984年12月,下轄5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27人,有瑤、壯、漢等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比87%以上。長坪瑤族鄉傳承了豐富多彩瑤族文化,是梧州市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也是梧州市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研究基地。全鄉群山環繞,地處蒙山縣“中國天然氧吧”的核心地帶,森林覆蓋率達92%,廣西古修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鄉轄區內,是蒙山縣茶山湖的水源發源地,同時也是縣城的重要飲用水源地。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夯實綠色發展基石

長坪瑤族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杜絕在自然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發生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事件。抓實河長制,用心涵養“一泓清水”。建立健全鄉、村河長制體系,充分發揮“民族團結進步+河長制”“黨員+群眾”的引領作用,開展河長制進村屯“弘揚紅船精神,護衛三江碧水”黨建共建活動,織密織牢河長制責任網。建成鄉污水處理站,全面收集處理生活污水。長坪瑤族鄉獲評第二批“廣西幸福美麗河湖”。抓細林長制,用心護好“一山青綠”。堅持營造并重,穩步推進山上造林、森林撫育和義務植樹,深化林地管護,建立“一林一護”網格化管理系統,實現林地管護全域有效覆蓋,鄉村兩級巡林率達100%。負氧離子濃度長期保持在3500個/cm3以上,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100%。抓牢土壤污染防控,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在田長責任體系基礎上,積極探索“黨建+田長制”治理模式,建立村黨(總)支部田長配套機制,將無人機引入耕地日常監管,形成“黨建引領、群控群治”的聯動工作局面。

長坪瑤族鄉優美的生態環境

(二)積極發展生態產業,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價值轉化路徑

長坪瑤族鄉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不斷將“綠水青山”轉化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產業。持續扶持發展生態特色主導產業。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成功培育出“長坪景區”“三妹生姜”“東護蜂蜜”“六坪大鯢”“南垌山羊”五個行政村主打產業。不斷探索生態產業“多元化”發展模式。一是探索出“茶園+脫貧戶”及“茶園+姜”“茶園+紅薯”“茶園+玉米”等多個套種模式,把新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聯農帶農促增收,實現節本增效同時也增加了就業機會。2022年以來,全鄉共新增就業崗位150多個,就業村民實現增收。二是通過“政府引導+致富帶頭人示范+村集體經濟入股”模式,大力發展蜂蜜、靈芝、山香菇、木耳、山茶油、黑山羊養殖等產業,探索建設稻蝦生態種養基地,將農業與旅游相結合開發親子游項目,為游客提供綠色、有機、生態的食材和農產品,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目標。三是重點發展長坪村特色種養產業,探索實施林下養蜂、養雞,種植中藥材、生姜等林下種養示范項目,謀求產業多元化發展,打造健康森林蜂蜜品牌,蜜蜂養殖規模達200群,生姜種植達550畝,形成“姜地+產業”模式,發展姜地+高山蔬菜、高山茶葉、高山西瓜、高山羅漢果、鴨腳木等特色產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加快建設生態特色產品品牌,促進價值轉化和增值。通過持續打造“三妹山地姜”“南垌黑山羊”“健康森林蜂蜜”“水韻瑤寨”“瑤族刺繡”等生態康養品牌,不斷提升生態特色產品的增值和溢價,顯著提升生態特色產品價值轉化能力。2023年全鄉生姜年產值超4500萬元,蜂蜜年產值達400萬元,大鯢、羅漢果、八角等產值約300萬元。南垌羊場已發展壯大為梧州市最大生態黑山羊養殖場,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讓瑤鄉群眾在家門口富起“錢袋子”。

長坪瑤族鄉的“三妹山地姜”豐收場景

長坪瑤族鄉的“南垌黑山羊”生態養殖基地

(三)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長坪瑤族鄉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的康養資源及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持續發展生態文化旅游。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打造生態旅游“魅力瑤鄉·水韻瑤寨”品牌,以國家4A級景區水韻瑤寨景區為核心,通過“生態+文化+產業+旅游+生活”五位一體模式,將茶山天湖、范水少數民族村寨、白竹少數民族村寨、竹塢民宿、三妹瀑布、沙籮鄉村振興示范點等景點“串珠成線”,拓展成“環瑤鄉生態文化旅游精品線路”。長坪村榮獲“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長坪水韻瑤寨景區喜獲“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區”稱號,全鄉年接待游客超3萬人,實現旅游收入700多萬元。深入發展瑤族文化旅游。水韻瑤寨景區打造了瑤族文化特色街,展示瑤族文化之美并供游客參與體驗?,幇麄冇羞^“三月三”、端午節、六月六嘗新節、七月七飄香節、八月十六修路節、十月十六盤王節等特色節目的習俗,有瑤族婚嫁、瑪哈列、長鼓舞、木面舞、草龍舞、開山舞、盤王舞、瑤族體育等特色文娛活動,傳承了刺繡、竹編、藤編等傳統手藝。其中,瑤族婚嫁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盤王舞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依托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長坪瑤族鄉探尋文化與旅游的交融,將其開發成特色旅游產品,形成特色活動并常態化開展,向游客展示與體驗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創新開拓鄉村旅游。利用“村企合作”“村組自營”等模式,通過招納高校、畫室、攝影等團隊進駐,將長坪村打造成集研學、食宿、康養、觀光于一體的特色文化旅游鄉村,以此盤活閑置的傳統建筑資源,將資源轉化為價值,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長坪瑤族鄉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型業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帶動餐飲住宿、特色農產品及各類旅游產品銷售額達200萬元,覆蓋少數民族群眾2900多人,同比增長12%。

國家4A級景區“水韻瑤寨”——天鵝湖

長坪瑤族鄉的茶山天湖美景

游客參與長坪瑤族鄉長桌宴的場景

“三月三”節慶活動上的瑤族水上婚嫁表演

長坪瑤族鄉的草龍舞表演

(四)加強民族文化保護傳承,促進民族團結發展

長坪瑤族鄉非常重視傳統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促進鄉村文化旅游發展。聚焦文化保護傳承,在賡續發展中凝聚“民族魂”。結合鄉村文化旅游發展,加大對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投入力度,建成長坪瑤族鄉瑤族文化陳列室,在“水韻瑤寨”景區建立瑤繡、瑤藥、瑤族美食、農耕文化、歌舞文化展示室,進一步推動瑤族文化傳承和保護。“瑤族特色婚嫁”“瑤話山歌”“盤王舞”3個項目入選自治區、梧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聚焦文化活動,在社會生活中唱響“主旋律”。抓住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三月三”、盤王節、修路節等少數民族節慶,搭建“百姓文化舞臺”,推廣瑤族舞蹈、瑤族山歌、稻草龍表演、瑤族婚嫁等瑤族特色文化,在文化交流交融中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聚焦文化創新,在鄉村建設中激活“源頭水”。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秉承“留住鄉愁、傳承文脈”的工作理念,將瑤族文化元素融入到鄉村建設之中,大力推廣農耕文化、風土人情、姓氏文化等主題墻繪、燈籠、圖騰等村寨文化符號,建成六坪村—東護村—長坪村具有瑤族文化特色的文旅文明風景線。長坪瑤族鄉六坪村范水組和三妹村獲評“廣西民族特色村寨”。

長坪瑤族鄉的瑤族刺繡傳承

長坪瑤族鄉的瑤族竹編技藝

(五)提升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長坪瑤族鄉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瑤寨換“新顏”。積極實施惠民工程。完成交通供水、供電、通訊、排污、服務中心等惠民工程31個,2021年底,平均海拔500米的蒙山至長坪三級路竣工交付使用。2024年長坪村開展“通亮工程”建設,在村主次干道、群眾門前屋后安裝150盞太陽能路燈,新建錯車道及停車坪20多個,極大地改善了瑤胞的出行。大力實施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發展建設。加大對長坪、東護、三妹、南垌、六坪5個行政村的古建筑保護利用力度,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修繕,投入長坪瑤族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修繕資金1353萬元,惠及村民252戶。爭取財政投資3000多萬元、企業社會投入1400萬元,對長坪村村寨民居整體環境開展保護建設,完成村寨道路、觀光水系、步道、風雨橋、民族演藝廣場建設。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近年來建設天鵝湖家園、六坪竹塢驛站等民宿10多家,游客服務中心2個、汽車營地1個、停車場3個、旅游廁所4座,旅游接待能力大大提升。

長坪瑤族鄉村寨美景

長坪瑤族鄉六坪竹塢驛站民宿

三、經驗啟示

長坪瑤族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開展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建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發展生態產業,大力推動生態特色文化旅游和鄉村旅游,結合傳統節慶和民俗活動,加強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積極推動生態、特色資源、文化、旅游、康養融合發展,打造高附加值優質生態品牌,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蹚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廣西建設提供了經驗力量。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