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牛福利视频,国产在线观看91桃色,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五月激情+高清

頁面
配色
輔助線
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欄 > 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成效展示

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成效展示④ | 草坪竹筏漓江美,冠巖明珠價值高

2024-03-04 09:07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作者: 林學瑞、潘元忠、楊陽、周尚發
分享 微信
頭條
微博 空間 qq
【字體: 打印

開欄語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廣西特創鎮村層級生態文明示范品牌——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2023年自治區黨委將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工作納入工作要點,202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創建”。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已聯合命名49個“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鎮”和399個“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這些鎮村積極探索廣西特色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不斷推動生態與文化、旅游、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展,在“最后一公里”的鎮村層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建成宜居宜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鎮村上,取得了積極成效。

為更好發揮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區鎮村加快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助推美麗廣西、生態文明強區、文化旅游強區建設,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分期展示創建成效顯著特色鎮村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桂林市雁山區草坪回族鄉黨委、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桂林時關于做好漓江生態保護的殷切期望和諄諄囑托,就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漓江,當好保護桂林山水的“二郎神”,積極依托漓江草坪段絕美風光及冠巖地質奇觀資源、獨特的回族人文風情和地方傳統特色種植等優勢,緊緊抓住“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新目標機遇,在國家5A級景區——漓江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和國家4A級景區——漓江冠巖風景區基礎上,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動休閑旅游主題小鎮、“大美漓江”田園綜合體、“柿里回鄉”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形成“現代生態特色農業產業+回族傳統特色村寨文化+生態休閑旅游產業”生態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2月,草坪回族鄉被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聯合命名為“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鎮”。

一、基本情況

草坪回族鄉成立于1984年,是廣西唯一的回族鄉。草坪回族鄉位于桂林市漓江東岸百里生態長廊上,10公里漓江秀水蜿蜒境內,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全鄉風光秀麗,望夫山、九牛看三洲及冠巖等漓江精華景點匯集,被譽為“青羅帶上的一顆明珠”。草坪回族鄉東北面與靈川縣大圩鎮相毗鄰,南面與陽朔縣接壤,距市區35公里。全鄉總面積34平方公里,轄3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共11個自然村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146人,民族有漢、回、瑤、壯、苗、黎等,其中回族人口占36.8%。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加快綠色發展,依托境內豐富的生態資源、民族文化、休閑農業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目前轄區內有5A級景區1處(桂林市漓江景區),4A級景區1處(漓江冠巖風景區),3A級景區1處(神龍水世界景區),國家級少數民族村1個(潛經村)、自治區五星級旅游鄉村1個(草坪休閑旅游主題小鎮)、自治區四星級休閑農業核心示范區1個(柿里回鄉),成為漓江東岸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漓江十里草坪段優美勝景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黨建為引領,當好保護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草坪回族鄉黨委、政府堅持黨建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帶領全鄉各族群眾,積極參與黨建聯盟保護漓江,以組織聯建、思想聯育、風險聯控為抓手,探索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生態”,以“紅色力量”推動“綠色發展”。一是組織區域聯建,依托“漓水草坪”黨建聯盟,聯合興坪鎮西塘村等5個黨支部,簽訂黨建聯盟護漓江協議,組建黨員志愿者隊伍。二是組織業務聯建,以保護漓江的業務職責為主線,聯合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機關黨支部等搭建綜合治理平臺,大力開展漓江整治行動。三是組織政企聯建,聯合相關公司大力整治漓江竹筏游亂象,發揮黨員志愿者作用,組織開展魚類增殖放流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自覺保護漓江。四是通過思想聯育,建隊伍宣傳保護漓江政策,采取多種方式,讓黨員干部在培訓中熟悉保護漓江的新思路。五是通過風險聯控,織密守護漓江的“安全網”,推行“一村一輔警”機制,強化日常巡查。設立“石榴籽”調解工作室,組建專業調解隊,協調漓江生態環境保護事務,把民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

(二)以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筑牢漓江生態安全屏障。

一是打好碧水保衛戰,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草坪回族鄉大力開展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保護修復,完成1座鄉鎮級污水處理廠和68套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入河排污口專項整治工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全面完成河庫管理范圍劃定工作,推進飲用水水源地飲用水取水口上移工作,實施漓江草坪段水生態修復工作,確保提高水環境質量。二是堅持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大力實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落實生態修復資金1000萬元,改造提升和綠化草坪段81.08公頃,完成草坪漓江段生態修復工作。三是完善生態保護責任鏈,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2022年以來,草坪回族鄉落實《雁山區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化制度化,選配生態環境保護監督長和監督員,制定《草坪回族鄉村級黨組織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工作獎懲制度(試行)》,完善區、鄉、村三級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

草坪回族鄉優質生態環境景象

(三)以生態特色資源為依托,加快農業特色產業發展。

草坪回族鄉傳統特色農業資源有無核黃皮、甜竹、獼猴桃、火龍果、觀賞蓮藕等,近年來該鄉大力推進果化、林化、花化,種植無核黃皮、提子、火龍果、沃柑、砂糖桔等果樹2000畝,甜竹400畝,銀杏等花卉基地1000畝,觀賞蓮藕70畝,形成特色種植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同時,草坪回族鄉按照“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業變景點”的思路,依托“大美漓江”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以漓江綠道觀光帶和碧草公路為主線,重點打造了碧巖竹海休閑區、農家果蔬采摘區、花卉銀杏觀賞區、農業生活體驗區、萬柿大桔示范區和回鄉小鎮度假區六大主題園區;開辟了大田紅柿、潛經千畝甜竹、碧巖閣百畝火龍果、蘭口百畝獼猴桃、明村百畝黃皮果等“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新格局。潛經村建成千畝竹海休閑區、碧巖閣百畝火龍果開放區、農家果蔬采摘區、農業生活體驗區、民族特色度假區等主題區,美麗經濟已初具規模,吸引了大批游客。大田村“柿里回鄉”田園綜合體以種植柿子為主,核心區域有6000畝,輻射面積1萬多畝,每戶占有十到二十畝地,年產值最多可達到五十萬元。柿子成熟季節,火紅的柿林具有獨特的景觀,也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草坪回族鄉農旅融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不斷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潛經村砂糖桔種植基地

大田村“柿里回鄉”種植基地

(四)加強自然資源價值轉化,提升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水平。

草坪回族鄉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核心區,擁有極其優越的自然生態資源,是漓江旅游資源精華段中段。為促進自然生態資源蘊含的價值加速轉化,提升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水平,草坪回族鄉在全力打造漓江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和漓江冠巖風景區基礎上,開發建設了碧巖閣旅游驛站、桂林市首條漓江綠道、漓江竹筏游等旅游設施與旅游產品,成為游客在漓江東岸旅游帶的必游項目。相繼完成碧草公路改擴建、漓江東岸騎行綠道新建等工程,碧草公路成為桂林第一條騎行旅游景觀公路,22.4公里的漓東騎行慢行道成為桂林市首條最美綠道。建設了碧巖閣碼頭,開通了碧巖閣至草坪10㎞漓江竹筏精品旅游線路。草坪回族鄉生態旅游產業得到進一步提升,不斷優化的宜居宜游環境,多樣化的生態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為草坪回族鄉帶來蓬勃發展生機。據統計,草坪回族鄉2023年接待旅游人數232.78萬人次,旅游收入1972萬元。其中草坪竹筏接待游客24.04萬人次,旅游收入867萬元;冠巖景區接待游客15.84萬人次,旅游收入1105萬元;草坪綠道接待39.6萬人次;潛經村接待43.5萬人次;草坪五星級鄉村旅游區接待109.8萬人次。

國家5A級景區——漓江風景名勝區核心區草坪段景區?

國家4A級冠巖景區的冠巖洞天景點

(五)傳承民族特色文化,培育文產特色新路子。

草坪回族鄉潛經村作為80%以上的回民集聚區,現有100多座回族古建筑保存完整,有著南方伊斯蘭文化代表的清真寺和抗日名將白崇禧宗親白氏宗祠,成為了潛經村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2015年以來,隨著漓東百里生態長廊建設大力推進,清真寺修葺工程、潛經古村寨修復、回族文化陳列館等一系列工程先后完工,古爾邦節、開齋節、圣祭等回族風俗得到很好傳承。2015年,潛經村入選了廣西首批傳統村落名單。2017年,潛經村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近年來,潛經村強化黨建引領,較好地傳承伊斯蘭傳統文化和農耕文化,實現了民族融合發展、社會和諧;村民民風淳樸、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熱情好客、誠實守信。分別榮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區五星級黨組織、桂林市文明村鎮等榮譽。

草坪回族鄉潛經村特色民居

草坪回族鄉古爾邦節慶祝活動

(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美麗鄉村發展。

近年來,草坪回族鄉持續完善旅游接待基礎設施建設,籌集資金1.2億元完成老街和碧巖閣等村屯的風貌改造,投資200多萬元建成碧巖閣旅游文化驛站,進一步完善游客接待服務功能;打造公共3A級旅游廁所3座,2A級旅游廁所1座;新增生態停車場1座,推進規范化管理停車場2座,滿足了日益增長的自駕游客需求;建設了碧巖閣碼頭,開通了碧巖閣至草坪10㎞漓江竹筏精品旅游線路。建成四星級旅游景區神龍水世界、農家民宿5家,有床位數270個。全鄉旅游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潛經村碧巖閣碼頭驛站

草坪回族鄉漓江緣民宿

三、經驗啟示

草坪回族鄉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創建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鎮為契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托漓江山水、喀斯特溶洞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回族風情,加快推動特色資源生態產業化,提升自然資源價值轉化水平,實現“資源變產業,產業變景區”,推動生態農文旅融合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增加村民收入,努力實現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安定和諧、自然生態保護、經濟綠色發展,成功探索出一條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