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情況
2017年以來陸續發生的12起紅樹林破壞案件中,有7起是地方國企或政府為業主的工程建設造成的,個別案件破壞時間長、破壞面積大。近年來,廣西紅樹林面積穩中有增,但總體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局部破壞問題突出,保護形勢依然嚴峻。2017年以來發生數起紅樹林受損案件,造成紅樹林直接死亡239.85畝、退化671.51畝。多起違規施工行為直接造成紅樹林受損,甚至較大范圍死亡。欽南區犁頭嘴海堤加固項目造成53.76畝紅樹林死亡;欽州市茅尾海沙井項目借生態修復之名造景修路,造成29.43畝紅樹林死亡。
二、責任單位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三、整改情況
(一)開展受損紅樹林生態修復問題整改
1.積極推進欖根紅樹林問題整改。
我廳高度重視欖根紅樹林破壞問題整改,2021年2月派出調查組調查紅樹林受損范圍及原因,并將調查結果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時通報自治區林業局、海洋局和廣西海警局。派出督察組約談北海市人民政府、玉林龍潭產業園管委會以及廣西鐵山東岸碼頭有限公司,壓實廣西鐵山東岸碼頭有限公司整改責任,推進鐵山港區紅樹林問題全面整改到位。3月份我廳再次組織人員前往鐵山港東西兩岸調研紅樹林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將調研結果上報自治區政府并獲得自治區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并聯合自治區林業局印發鐵山港區域紅樹林受損問題整治工作方案,為紅樹林生態保護和修復提供技術性指導。截至2022年10月,我廳共6次前往北海港鐵山東港欖根作業區調研指導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共計出動46人次現場查看紅樹林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對接廣西鐵山東岸碼頭有限公司了解紅樹林生態修復進展情況,調度每月生態監測結果,目前已完成原地補種紅樹林257.67畝,異地補種505.2畝。
2.指導落實紅樹林修復,整治非法養殖和捕撈。
北海市通過委托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制定生態修復方案,對合浦縣白沙鎮新村村輕微退化的紅樹林通過自然恢復方式進行修復,對受損的256畝紅樹林以補種的方式進行修復,并清理受損紅樹林區域內養殖設施。成立山口紅樹林保護區陸域養殖塘清退工作專班,完成核心區197畝、緩沖區7297畝的養殖塘清退。印發實施《北海市2021年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深入開展打擊網箔、地籠、“絕戶網”等禁用漁具的巡查工作,重點對北海市轄區紅樹林周邊海域“長巡、常查”。印發實施《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范圍內池塘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方案》和《合浦縣海水養殖整改工作方案》,采取“三池二壩”尾水處理方式分別在山口鎮山東村、山角村、英羅村和白沙鎮那江村、那郊村建設生態化改造試點。
欽州市組織開展包括紅樹灣公園和大風江、丹竹江流域在內的紅樹林生長區域問題排查,建立問題臺賬,清單式管理。制定《茅尾海紅樹林保護區大風江片區非法養殖設施清理整治行動的方案》,共組織人員(含民工)2041人次,執法船只116艘次,機械船(含水上鉤機、清理運輸船、清理運輸車)114臺次,共清理非法養殖沉蠔排277張、浮排30張、圍網竹竿20萬根、蠔餅600噸、蠔柱約156畝。印發《打擊非法捕撈行為長效工作機制》,開展紅樹灣公園違規漁具清理整治執法行動,對位于茅尾海沙井堅心圍海域紅樹灣公園范圍的非法圍網、地籠網實施清理拆除,共拆除清理地籠網12600多米,非法圍網6800多米。印發《欽州市紅樹林資源保護和監管工作機制》《欽州市紅樹林資源聯合執法機制》《欽州市破壞紅樹林資源行為舉報制度》等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監管制度,組織對包括紅樹灣公園和丹竹江、大風江流域在內的全市紅樹林生長區域進行每周不少于2次的常態化巡護。印發《欽州市縣(區)林長考核評價辦法(試行)》《欽南區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等,將紅樹灣公園和丹竹江、大風江流域紅樹林管護納入林長責任清單,設立紅樹林林長,并在欽南區沿海鄉鎮豎立8個紅樹林林長公示牌,明確管護責任。
(二)強化監督管理
1.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我廳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源頭控制的基礎性作用,對于可能涉及紅樹林的自治區重大建設項目,首先指導督促項目優化調整選線,主動避讓;確實無法避讓的,要求建設單位采取一定工藝優化穿(跨)越方式,同時對取得占用批準的紅樹林也做到“能保盡保,應保必保”,最大限度減少對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破壞,并依法依規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履行行政許可手續、強化減緩和補償措施。
2.加強紅樹林保護區監督管理。2022年以來,我廳積極聯合自治區林業局組織開展自然保護地遙感監測線索實地核查和處理,嚴肅查處涉及自然保護地的各類違法違規活動,紅樹林保護區內采砂采石、工礦企業、核心區和緩沖區旅游、水電設施四類重點問題已基本整改完成。會同自治區林業局印發《關于聯合開展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的通知》,對各市自然保護地大檢查專項行動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扎實推進問題處理和整改,開展重點問題整改情況實地核實,督促整改遺留問題,促進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和監督責任落實落地。
3.加大紅樹林保護宣傳力度。我廳連續多年充分利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六五”世界環境日、海洋日等主題日開展宣傳活動,向公眾宣傳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紅樹林的重要意義,提升社會各界保護紅樹林的法律意識和自覺性。
四、驗收情況
2023年9—10月,我廳組成自查驗收小組對問題(編號八)整改完成情況進行了檢查和核驗。經核驗,針對問題(編號八)整改,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積極開展受損紅樹林生態修復問題整改,嚴把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關,嚴格控制工程建設項目征占用紅樹林地的審批,加強紅樹林自然保護地監管,嚴厲打擊破壞紅樹林人類活動行為,受損紅樹林生境正逐步恢復。該項問題整改措施已落實到位,整改目標已達成,已完成整改工作。
公示期10個工作日,監督電話:0771-5328496。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相關鏈接: